English

扬子江畔铸辉煌 群星烨烨起江东

1998-03-0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冷明祥 我有话说

南京医科大学坐落在古城南京五台山南麓,校园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排排苍翠挺拔的雪松树,显示这所已度过60多个春秋的老校焕发出的勃勃生机;校门口“勤奋、求实、团结、进取”八个鎏金大字,昭示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在优良校风熏陶下的不懈追求: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南京医科大学”校牌,溶入了医苑园丁兴医济众、造就杏林栋梁的赤诚情怀。

一、发展医科,奋进自强

南京医科大学始建于1934年,当时为江苏省立医政学院。抗战期间,与南通学院医科合并,迁至重庆北碚,成立“国立江苏医学院”。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原址。但直至1949年,国立江苏医学院规模仍很小,仅有近百名教师和数百名学生。新中国成立后,方使饱受战争创伤、系科单一、师资缺乏、设备简陋的学校获得新生。1957年,学校迁至南京,改名为“南京医学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环境,使学校如沐春风,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学校已成为医学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有较高教学、科研和医疗水平的省属重点高校。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

在这所校园中,我国现代和当代一些著名医学教育家、医学专家、学者曾辛勤躬耕,甘为人梯,洒下了献身于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心血和汗水。如著名寄生虫学教授洪式闾、赵慰先,公共卫生学教授邵象伊、小儿科教授颜守民、药理学教授刘天培、外科学教授刘燕公等。没有他们打下的基础,就不会有南京医科大学的今天。目前,全校有5个学院、3个系、13个专业,7个博士点、40个硕士点。6个附属医院、19所教学医院、8个研究所、12个研究中心、3个省重点实验室、7个省重点学科。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江苏分院均设在该校。学校图书馆藏书42万多册,期刊9950种,是江苏医学图书中心馆,目前已建成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网络,开通了电子书刊阅览室和医学文献检索系统。在现有教职员工中,有教授195人,副教授580人,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113人。“八五”期间,学校有154名优秀教师获省以上奖励和荣誉称号,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巾帼建功标兵”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7人。

最近,全校师生进行了’97十件大事评选,得票最多的是学校建成了华东地区面积最大、设备先进的附属口腔医院(江苏省口腔医院);学校受到中央有关部委的联合表彰,被授予“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称号;科研获经费900多万元,获成果奖56项,其中部省级17项,在江苏省政府对医学卫生类科研成果授予的省科技进步奖二等以上的奖项中占58.8%,论文发表数在全国高校排第63位,在医学院校中居第15位;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和附属脑科医院荣获江苏省和南京市“十佳医院”荣誉称号……

二、面向社会,精心育才

南京医科大学历来把培育合格医学人才视为办学之本。学校重视拓宽专业面,增强学科综合性,对原有专业课程进行调整、优化,减少重复,缩短课时,精选必修,增设选修,尤其注意增设应用学科、新兴学科、人文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课程,以夯实基础,拓宽知识面。学校在教学中重视“三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训练,强调对学生进行临床思维、创新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春风化雨,桃李芬芳”,60多年来,南京医科大学共为国家培养了10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2万多名本、专科毕业生,他们大多分布在江苏省及全国各地医院、卫生防疫部门、医学研究机构等,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国内著名医学专家和学者。

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坚持走联合之路,多渠道筹措经费,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多形式培育社会急需人才,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南京医科大学扩大对外开放,拓宽国际学术交流渠道,自1979年以来,先后派出354名教师出国考察、留学进修、访问讲学。同时也接待了352批1575人次外国友人来校访问和进行学术交流。1997年,成功地举办了第十二届全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暨中美学术交流会。现学校已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瑞典、俄罗斯等国家建立了双边合作、学术交流关系,有62名国外学者被聘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不仅提高了学校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为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学校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学生的理想道德教育。多年来,在教职工中深入持久地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以“师生共建校园文明”为主要形式,把育人贯穿于日常的教学、管理和服务之中。

三、注重科研,争创一流

学校认真贯彻“科教兴国”的主体战略,发挥学科及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医学科研工作,在取得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科梯队的建设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自“八五”以来,共承担了501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其中承担和参加了国家医学科技攻关项目1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5项,共获各类科技成果奖37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发明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24项。管晓虹教授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均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并获得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项。王秉鹤教授首次发现郎格罕细胞表达ZE受体,1994年获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填补了省内医卫类一等奖的空白,1996年学校又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八五”以来,学校编辑出版著作382本,发表论文7153篇。根据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1997年对全国高等院校的统计,南京医科大学科研综合实力列全国高校第86位,进入全国100强,在医学院校中列第7位。

学校在承担国家和省级课题的同时,注重医学科普宣传。一附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主持开设“健康养生”栏目,每周两次在南京电视台28频道播出,江苏省电视台“寻医问药”栏目也是由一附院医师主持,并每周派出医学专家在电台开设“空中诊所”,接受群众防病治病的咨询。近三年来,组织专家教授撰写医疗保健科普文章,被各级报刊、电台采用1200余篇。1997年附属口腔医院(江苏省口腔医院)大楼和二附院的门、急诊大楼建成启用,不搞庆典搞义诊,节省经费40万元。任江苏省营养学会会长的公共卫生学院马凤楼教授组织营养学专家在省内开展科普讲座40余次,发表科普文章150余篇。基础医学院创办的生命科学展览馆,自从1995年5月开馆以来,接待了4万多名参观者,成为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

为了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南京医科大学积极沟通厂校挂钩的渠道,加强医学科研成果向生产方面的开拓和延伸,逐步建立产业实体。学校投资四百多万元建立的应用毒理研究所是省级重点实验室,临床药理研究所是省重点学科研究中心。学校的科技开发和校办产业有了较快发展,1997年获利税比上年增长26%。

四、继往开来,春光无限

1993年11月1日和1998年1月16日,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到母校———南京医科大学视察和看望老师,对母校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感到十分欣慰,深情地为母校题辞“为培养更多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优秀人才而努力奋斗”。南京医科大学广大师生一直以此为巨大光荣和有力鞭策。党的十五大召开后,学校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和广大师生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推进改革,奋进自强,明确提出了在省内率先实现医学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力争把一个医学教育质量一流、科研水平上乘、保障体系完善、资源配置合理、综合实力雄厚的新型医科大学带入二十一世纪。到2010年,把学校建成一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江苏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学教育和科研中心,成为以医学科研为基础,医学教育为重点,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服务为一体,在总体水平上达到国内一流,并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医科大学。为扫除深化学校管理体制和教学改革的思想障碍,实现学校更快发展,校党委书记、校长张振声明确提出要重点把握和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办学规模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坚持把学校规模的扩展建立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基础上,合理使用现有师资、经费和设施,努力提高办学效益;二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走向与尊重医学教育发展规律的关系,坚持把增强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建立在按教育规律办学的基础上。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调整方向,优化结构,增强为江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力度;三是医学教育本质功能与教育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把提高教育经济效益建立在充分发挥教育本质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掘现代医学教育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达到三者的共同实现和相互促进,以利于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四是党的自身建设与领导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坚持把党的建设建立在与学校改革和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基础上。校党委将总揽改革发展的全局,负起全面责任,在事关学校前途的改革大目标、发展大思路上起主要决策作用,主动适应“两个转变”,通过深化改革,优化现有资源配置,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步建立起专业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规模效益好,教育质量高,既有自身特色又适应社会需要,并且有较强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医学教育体系。

“万木叠翠根深,硕果盈枝更强,抓住机遇发展,造就杏林栋梁。”有着优良办学传统的南京医科大学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将以其无穷的生机和成熟的硕果回报春风的抚慰和无限春光。南京医科大学拥有充满希望的明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